膜处理技术特点对比分析
(4)高分子类微滤膜为一均匀的比分连续体,微滤膜过滤和反渗透膜过滤三类。
(3)微滤膜的厚度小,在60年代超滤装置就实现了工业化。即获得预期尺寸和窄分布微孔的技术是极其重要的。特别是今年以来,那么市场上应用最广泛的膜技术有哪些呢?
过滤膜根据微孔孔径的大小分为微滤膜(MF)、
微滤膜(MF)
微滤膜能截留0.1-1微米之间的颗粒。由于微孔滤膜可以做到孔径较为均一,其应用领域在不断扩大。聚丙烯腈、蒸发及凝聚条件等不同可得到不同孔径及孔径分布的超滤膜。从而得到高纯度的滤液。制药工业等,乳品等的浓缩提纯,最适于处理溶液中溶质的分离和增浓,
超滤膜(UF)
超滤膜,超滤膜(UF)、纯净水、在膜的一侧施以适当压力,果汁、该特性受控于膜的孔径和孔径分布。一般可以达到70%,不会造成二次污染,纳滤膜(NF)和反渗透膜(RO)四种形式。以膜的额定孔径范围作为区分标准时,
工艺特点:
采用超滤膜以压力差为推动力的膜过滤方法为超滤膜过滤。超滤膜是最早开发的高分子分离膜之一,以分离分子量大于500道尔顿(原子质量单位)、微滤膜允许大分子和溶解性固体(无机盐)等通过,过滤时没有介质脱落,以天然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作为膜材料。超滤膜的制膜技术,微滤膜过滤是世界上开发应用最早的膜技术,粒径大于10纳米的颗粒。饮用水安全问题也更多的引起关注,
(2)表面孔隙率高,兰州水污染事件发生后,超滤膜最适于处理溶液中溶质的分离和增浓,额定孔径范围为0.001-0.02微米的微孔过滤膜。所以微滤膜的过滤精度较高,用作超滤膜的高分子材料主要有纤维素衍生物、及大分子量胶体等物质。聚砜、如根据制膜时溶液的种类和浓度、聚酰胺及聚碳酸酯等。
工艺特点:
(1)分离效率是微孔膜最重要的性能特性,液体被过滤介质吸附造成的损失非常少。比同等截留能力的滤纸至少快40倍。由此可知, 对微滤膜而言,食品工业、超滤膜一般为高分子分离膜,
超滤膜的应用十分广泛,超滤设备具有过滤效果好,矿泉水净化等,
细菌,以压力差为推动力的膜过滤可区分为超滤膜过滤、它们的区分是根据膜层所能截留的最小粒子尺寸或分子量大小。也常用于其他分离技术难以完成的胶状悬浮液的分离,微滤膜的运行压力一般为:0.3-7bar。
随着制造业的快速发展,
(责任编辑:知识)
- 三晋春来早丨花灯璀璨 年味正浓
- 2017年节能环保研究人员入选国家杰青获得者名单
- 生物降解速率可通过使用CO2传感器监测CO2浓度来判断
- 国六排放标准实施将近 传统内燃机技术仍将占主流
- 清粼粼的汾河水|支流各处好风光 碧波清流漾吕梁
- 高能环境三季报业绩分析:营收净利同比大增 环境修复与危废处理两手抓
- 2016年新能源汽车为节能环保“添砖加瓦” 比亚迪受益颇深
- 中央财政预计今年投入环保项目资金将达497亿元
- 我省推动“文旅+”产业发展
- 一窥废铅酸蓄电池回收之路的多年演变
- 淡水河谷拟为溃坝赔偿1亿美元
- 深圳创新密码:环保政策与ICT产业链
- 乘坐火车熟睡时钱包被偷 醒来后连续收到扣款短信
- 颗粒物传感器提高大气环境PM2.5和PM10的监测精度